因為滾滾2Y4M發現他左眼有內斜的情況,媽咪每天觀察他內斜的情況
帶他看了幾次眼科
也讓媽咪很認真去查詢內斜鬥雞眼的相關資料
後來才檢查出滾滾是高度遠視(左眼650.右眼450)
所以,看了許多遠視弱視的文章
以下這篇我覺的寫的比較容易讓人瞭解
分享給同樣需要此資訊的媽咪拔比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遠視
原因: 相對於近視,若光線經眼睛折射後聚焦在視網膜後,便是遠視。多半是先天所造成的,容易引起弱視及斜視的問題,尤其是高度遠視(超過300度)。
什麼是斜視?
斜視是指兩隻眼球的視線無法同時落在要看的目標上,而有一隻眼視線偏到別的方向上。是因為眼外肌無法協調所致。
1、外斜視:俗稱”脫窗”多半與遺傳有關。
2、內斜視:俗稱”鬥雞眼”常與遠視有關,且較常造成弱視。大部分的內斜視大約二歲到三歲才開始出現。因為遠視患者若度數太多,則看遠看近皆糢糊,如果想要看清楚,眼球的睫狀肌必須要收縮調適,可是過多的睫狀肌收縮,容易引起內斜視。
3、下斜視
4、隱斜視:平時不會出現斜視,但是注意力差或疲勞時,才出現症狀。
什麼是弱視?造成弱視的機制何?
以往都認為是因未適當使用視覺,影響正常發育而造成(亦即所謂廢用性弱視)。最近已發硯,原來是腦部視覺系統裏的中繼站細胞,在發育過程中,因受到抑制或沒有接觸到足夠且正確的視覺刺激,造成發育不完全甚至停止而有萎縮現象,導致視力無法達到正常標準。因為弱視是發育上的問題,即使經光學鏡片、藥物或手術方式矯正後,仍無法達到正常的標準視力,是指二歲後戴眼鏡所矯正的視力,無法達到0.8的視力標準,即稱為弱視。斜視、高度近視、遠視、散光和視覺剝奪,如先天性白內障、眼皮下垂、兩眼不等視等,皆會造成弱視。
弱視的原因及分類:
一、屈光性弱視:主要由屈光不正所引起。太多度數的近視、遠視、或散光,或是兩眼度數相差太多,都足以造成弱視。其中遠視又比近視容易引起弱視,這是因為近視患者雖然看遠不清楚,但看近尚無問題。遠視患者若度數太多,則看遠看近皆糢糊,如果想要看清楚,眼球的睫狀肌必須要收縮調適,可是過多的睫狀肌收縮,又容易引起內斜視。所以有些家長聽到自己的孩子有高度遠視,便以為「可以看到很遠」而高興,實在令眼科醫師啼笑皆非。
1、雙眼高度數性弱視:因高度近視(>1000度)、遠視(>300度)、或散光(>200度)未及時矯正,造成影像模糊,而沒能刺激視覺發育。
2、不等視性弱視:雙眼視差太大造成一眼不使用,只用優眼看東西,而不使用那一眼視覺刺激太少甚至被抑制,造成視力發育遲滯。
二、斜視性弱視:斜視會影響視力及視覺發育。斜視性弱視大多是單眼內斜視的結果。斜視初發生時有複視現象,會影響視力的發育而產生弱視。
三、遮斷性弱視:在嬰兒時期,眼球及視覺系統發育期間,視線遭阻斷而影響視力的正常發育,如先天性白內障、眼瞼下垂等。
遠視、斜視與弱視的關係
遠視容易造成斜視,遠視和斜視不一定會造成弱視,但若是不即時矯正,則可能會造成弱視。除了弱視外,斜視也會影響雙眼立體感的發展。
斜弱視治療時機:
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最重要的原則,如此視力方可繼續發育恢復正常。弱視的治療要趕在視力發育完成前,三到六歲是弱視治療的黃金時期。千萬不可延誤治療,因為錯過這一時期,則治療效果不佳。
從上面的資料了解,晴晴的情形可能就是baby時期的遠視並未隨成長調整正常,反而變成高度遠視,因此過多的睫狀肌肉收縮不協調造成內斜視,進而導致弱視‧